全国感染人数
累计阳性人数
累计
新增
前一天
新增
累计
需要住院治疗等的患者
变化 (当日)
变化 (前一日)
人
累计死亡人数
累计
新增
前一天
新增
累计
各都道府县累计阳性人数
※根据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制作
※1:2020年5月8日之后,国内案例所公布数据的数据来源从之前厚生劳动省掌握的各表累计数据,改为各自治体在网站上所公布人数等的累计数据。
※2:新增阳性人数根据各自治体发布各案例的数量累计计算得出,可能与前一天总数的变化有所不同。
根据基本方针采取应对措施
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的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已于同年3月21日在日本所有都道府县范围内全面解除。
解除后,仍请继续协助防止疫情扩大。
关于感染预防对策
-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吸入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时排出的飞沫或浮游在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以及接触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采取基本的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 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通过积极开展战略性检测,并积极实施流行病学调查,从而明确疫情扩散源的地点及人员活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根据感染状况,减少人员流动和人员间互相接触等措施同样十分重要。
- 基本防控措施包括避免“三密”(即①密闭空间:通风换气不佳的地方、②密集场所:人员聚集的地方、③密切接触场合:在伸手可触碰到对方的距离内对话或发声等三种情况,下同。)、“确保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指卫生”、“通风换气”等。
- 有关“佩戴口罩”,
我们建议您在下述场合佩戴口罩:
- 在室内,与他人无法保持社交距离(建议保持2米以上)时;
- 在室内,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但需交谈时;
- 在室外,与他人无法保持社交距离,且需交谈时。
- 此外,若您需与老年人会面或进入医院等设施内,接触重症高危人群时,建议您佩戴口罩。
- 建议您选择佩戴无纺布口罩。
- 若您在室内,与他人可以保持社交距离且不需长时间交谈,则不必佩戴口罩。
- 若您在室外,与他人可以保持社交距离,或尽管与他人无法保持社交距离但不需长时间交谈,则不必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夏天,为了预防中暑,不建议您佩戴口罩。此外,为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佩戴口罩时也应注意。不建议为幼儿、特别是未满2岁的幼儿佩戴口罩。年满2岁的学龄前儿童是否佩戴口罩,取决于个体的发育情况和健康状态,因此无论能否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一律不建议为幼儿佩戴口罩。上述情况以外,若幼儿健康状态不佳,难以长时间佩戴口罩,不必强制佩戴。幼儿如需佩戴口罩,请在监护人或在场的成人充分保障其健康状态的前提下佩戴。
我们将基于迄今为止疫情扩散期的经验以及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获知识成果,持续寻求更为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对国民们的请求
(1)关于对餐饮店的限制等
- 务请考虑利用第三方认证店铺。
- 如果出现感染扩大的征兆(传染力与奥密克戎毒株同等程度的变异毒株所引起的感染扩大除外),将根据“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2012年法律第31号、以下简称“法”)第24条第9项的规定,要求餐饮店缩短营业时间。该情况下,基本方针是要求非认证店铺将营业时间缩短至20:00,而对于认证店铺虽无特别限制,但仍请确认都道府县的具体要求。
- 如果出现感染扩大的征兆,政府根据需要、按上述法第24条第9项的规定,要求餐饮店以及利用餐饮店等的客人避开5人以上同桌聚餐时,请予以遵守。但在认证店,如果店铺利用人员都实施了检测时,也可5人以上同桌聚餐。(基于都道府县知事的判断,也可适用“疫苗+检测套装制度”、5人以上同桌聚餐。)
(2) 关于设施的使用制限等
- 对于之前发生过聚集性传染的设施和存在“三密”的设施,基于地区的感染情况等,将对设施管理人提出必要的合作要求,请予以配合。
- 如果出现感染扩大的征兆或在设施内发生了聚集性传染,政府将对设施管理者提出包括设施使用限制在内的必要的合作要求,请给予配合。
(3) 关于举办活动等的制限
- 关于举办活动,为了避免观众大范围的移动以及参加活动时前后的相关行动所带来的感染扩大风险,在活动举办前后都应贯彻基本的防疫措施。此外,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设有以下规模限制等基本要求,请按照要求举办活动。
- 制定了防止感染安全计划、并经都道府县的确认时,基本方针是场馆接纳人数上限可至定员数,容纳率上限可至100%。此外,在举办同一活动等时,如明确划分了“发出大声”和“不发出大声”的区域时,容纳率的上限应分别为50%(发出大声)和100%(不发出大声)。
- 上述情况之外,请遵守以下限制:上限人数5000人或场馆定员50%(可取其中人数较多方),且场馆容纳率不超过50%(如果伴随有大声喧哗)或100%(确保无大声喧哗)。该情况下,活动主办方等需按照都道府县规定的方式,填写记载了防止感染对策的一览表,在网站等处公布。此外,在举办同一活动等时,如明确划分了“发出大声”和“不发出大声”的区域时,容纳率的上限应分别为50%(发出大声)和100%(不发出大声)。
- 举办活动时,无论规模大小,都应采取基本防疫措施,比如座位布局不发生“三密”、“保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佩戴口罩”,在活动举办期间及其前后,主办方应对选手、表演者和参加者等相关人员的行动进行管理。
- 如果出现感染扩大的征兆或在活动中发生了聚集性传染,政府将提出包括进一步加强人数限制等在内的必要的合作要求,请给予配合。
(4) 关于外出和出行
- 在返乡或旅游等跨都道府县出行时,请采取避开“三密”等基本的防疫措施;同时,在目的地请自我约束,避免进行感染风险高的活动。此外,基于各都道府县知事的判断,有可能敦促没有接受检测的人、或“疫苗+检测套装制度”非适用者,尽量避免在不必要不紧急的情况下,前往紧急事态措施地区以及重点措施地区,如果出现该情况,请予以配合。
- 外出利用设施时,请使用遵守各行业指导方针的设施。
- 如果出现感染扩大的征兆或在设施中发生了聚集性传染,政府提出要求不要前往拥挤场所或感染风险高的场所时,请予以配合。
(5)关于上班等
- 请采取居家办公(远程办公)、错峰上班、骑自行车上班等措施,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 工作场所中,请落实防疫措施(如洗手、手指消毒、咳嗽礼仪、确保员工之间的距离、工作场所保持通风、对多人接触区域进行消毒、出现发烧等症状的员工自觉避免出勤、用抗原定性检测试剂盒为轻症者做检查、利用视频会议减少员工因公出差、分时午休、员工宿舍等集体生活场所采取防疫措施等),并结合实际例子采取行动避开“三密”等。请尤其要注意工作场所中的“地点切换”(休息室、更衣室、吸烟室等)。
- 为了贯彻防疫措施,请安装二氧化碳浓度测量装置等。
- 在工作场所或商店等,请践行各行业的指导方针。
- 对于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有重症化风险的人、孕妇,或同住家属中有上述人员的,请根据本人申请,妥善安排居家办公(远程办公)、错峰上班等工作方式,以防感染。
- 请依据实际情况在工作场所使用健康监测APP,针对轻症者使用抗原定性检测试剂盒等进行检测。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措施海报
<什么时候需佩戴口罩或可摘下口罩>
・在建筑物内或室内时,请佩戴口罩。当您与他人可保持约2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且不需交谈时,则不必佩戴口罩。
・如在室外,不必佩戴口罩。但如果您与他人在约2米以内的近距离进行交谈时,请佩戴口罩。
※请将公告张贴在公司、学校或人群聚集的场所,不限使用目的,可自行下载、印刷使用。
(请勿任意修改。)
请不要“密闭”、“密集”、“密接”!

PDF >
请您协助实施感染症对策

PDF >
请您协助实施感染症对策

PDF >
新冠肺炎病毒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PDF >
防止感染扩大注意事项

PDF >
请协助防止感染扩大

PDF >
力求0密(密接、密集、密闭)!

PDF >
增加 感染 风险 的 《5 种情况》

增加传染风险的“5种情况”
情况1 饮酒的社交聚会等
- 社交聚会时饮酒在带动情绪的同时,也会降低注意力,使听力变迟钝,致使对话时需要提高音量。
- 特别是很多人长时间呆在隔间等狭小的空间里会增加传染的风险。
- 此外,共用杯子和筷子也会增加传染的风险。

情况2 多人长时间聚餐
- 与短时间就餐相比,长时间聚餐、接待性聚餐、深夜变换场地饮酒都会增加传染的风险。
- 多人(比如5人以上)聚餐会增加传染的风险,因为在多人之间需要大声说话,唾液飞沫传播更频繁。

情况3 交谈不戴口罩
- 不戴口罩近距离交谈会增加飞沫传染或微小飞沫传染的风险。
- 曾经发生过在白天卡拉OK聚会期间因为没有戴口罩而传染的事例。
- 开车或乘坐公共汽车时也要小心。

情况4 在狭小的空间里共同生活
- 在狭小的空间里共同生活因长时间共享封闭空间会增加传染的风险。
- 曾有报道称传染可能是在宿舍房间和厕所等共用部分发生的。

情况5 场所的切换
- 在工作间歇的休息时间,精神松懈下来,切换场所可能会增加传染的风险。
- 在休息室、吸烟区和更衣室里都曾发现过疑似的传染事例。

聚餐时需要注意的重点
致各位用户
- 请选择利用都道府县认可的第三方认证店等彻底贯彻了防疫措施的店铺。
- 身体状况不佳者请不要参加。
致各位店家
- 各店铺请遵守都道府县的第三方认证标准并践行各行业指导方针。
(比如就业人员的健康管理、适当利用风扇保持通风换气等。) - 根据都道府县的第三方认证标准以及各行业指导方针,督促店铺的利用客人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各行业指导方针是各行业团体在防止疫情扩大的同时,为了让社会经济活动并存,在专家以及相关省厅部门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有效防疫措施。
点击浏览各行业指导方针详细内容(日语)